 | 北市土壤液化潛勢地圖,士林區、中山區與內湖區等處,都可看見土壤液化高風險區。圖/北市議員林延鳳提供 | | | 北市信義區崇德街發生「天坑」事件,該處經中央地質調查所認定為土壤液化低潛勢區,工務局資料顯示,北市11處共土壤液化高潛勢區,橫跨士林、中山和中正區等鬧區,議員憂心再現天坑,後果不堪設想。工務局指出,崇德街主因是施工造成路基流失,並非土壤液化造成,民眾若擔心房屋安全,可向建管處申請安全性能評估。 工務局今年提追加預算案,其中508萬元針對「土壤液化調查與風險評估計畫」,11處高風險路段分別是士林區中山北路六段2處、中山北路五段4處,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2處、民權東路三段1處,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1處,以及中正區中山南路1處。 議員林延鳳表示,相關資料目前並未公示於網站,令大眾無從得知,查詢系統圖資所匡列高潛勢區,南京東路一至三段、忠孝東路一段、延平北路五至九段、復興南路一至二段、南京西路與艋舺大道都囊括,若發生類似「天坑」意外狀況,後果將不堪設想。 工務局指出,土壤液化雖然可能造成房屋傾斜、龜裂或下沈,但是不會因此讓房屋倒塌,通常會倒塌是因為地震把房屋結構震斷,土壤液化是因為地下水壓變高,讓土地變得很軟,等地震過後,土壤馬上就會穩定,雖然會有房屋財損,但不會影響到民眾安全。 工務局表示,崇德街在無地震狀態下,是因疑似施工問題造成路基流失、路面坍塌,921大地震後,就修訂房屋耐震規範,調整基礎型式,只要房屋夠強壯,就算土壤液化也不會有安全風險,若房屋真的因此損壞,也有多種工法能復原。 工務局表示,北市參與經濟部中央地調所「土壤液化調查與風險評估計畫」5年計畫,內容針對台北市緊急救援道路於土壤液化發生時風險評估;現在民眾也可以上網查土壤液化潛勢地圖,只要輸入自家房屋的條件到網站中,就能瞭解房屋是否有風險,只要基礎是安全的,對土壤液化就一定有承載力,「房屋健康比土讓液化還重要」。 若民眾對於自身老舊房屋結構安全仍有疑慮,據「台北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辦法」規定,可向北市建管處申請結構安全性能評估及審查費用的補助。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