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1日 星期三

北市商圈禁菸區擴辦 北車9月納入


閱讀幾米繪本,經歷心靈的旅行,再到生活的各種新嘗試,【幾米Spa電子報】將成為你最溫柔貼心的陪伴。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4/22 第510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udn.com聯合新聞網
台北市焦點 北市商圈禁菸區擴辦 北車9月納入
北市建商囤房稅 4版本初步審議
推「新台灣正名」 阿北粉專「復活」2小時
新北市焦點 三峽擬設堆肥廚餘廠 民憂髒亂
私管穢水澆頭 這條防火巷臭烘烘
國中拚口語表達 小記者報導校園
 
北市商圈禁菸區擴辦 北車9月納入
記者鍾維軒/台北報導聯合報
香堤廣場的禁菸告示設置高處不明顯。記者鍾維軒/攝影
台北市政府2016年10月在香堤廣場推出第一個禁菸商圈,不過台北市議員秦慧珠指出,近4年來北市府只新增一處禁菸商圈在西門捷運廣場,且亂丟菸蒂取締遠高於違規吸菸,禁菸宣導不足。環保局表示,香堤廣場、西門廣場因吸菸人口多,加上店家願意配合,才設禁菸範圍,預計今年9月台北車站也將規畫為禁菸區。

北市府去年7月新增西門捷運廣場為禁菸廣場,秦慧珠表示,截至今年3月底,衛生局共取締吸菸252件、環保局共取締亂丟菸蒂2491件;香堤廣場今年1至3月,僅取締吸菸8件、取締亂丟菸蒂高達755件。

秦慧珠認為,兩者取締數量懸殊,表示禁菸宣導有待加強,且廣場地面仍有許多菸蒂,禁菸告示牌還高高掛在號誌桿上,行人根本看不到,現場也沒人宣導禁菸。

環保局長劉銘龍回應,選擇香堤廣場和西門捷運廣場,是因為店家願意配合,且吸菸人口眾多,亂丟菸蒂的情況嚴重,所以才會設置禁菸區。另外,西門商圈有8面禁菸標示,其中一面告示因為環境受限,所以架設在比較高的位置,其餘7面都和視線平行,肉眼可見。

劉銘龍說,台北車站預計在9月會規畫為禁菸區,不過秦慧珠建議,鄰近的北門廣場也可納入。劉表示,北門因為是古蹟,需要與文化局討論,或許能以藝術裝置的方式設置禁菸告示牌。

另有關取違規締吸菸少、亂丟菸蒂多,北市環保局環境清潔管理科長黃寬助表示,民眾曉得香堤廣場禁菸,但是禁菸區和非禁菸區僅一線之隔,才會出現亂丟菸蒂與違規吸菸的數字落差。

北市建商囤房稅 4版本初步審議
記者楊正海/台北報導聯合報
北市法規會昨審議「建商」囤房稅,共有北市財政局修正的「北市房屋稅徵收自治條例」和另3位議會所提的修法版本共4種。記者楊正海/攝影
北市法規會昨天審議「建商」囤房稅,共有北市財政局修正的「北市房屋稅徵收自治條例」和另3位議員所提的修法版本,建商待銷售期分別為0年至3年不等,銷售期優惠稅率從1.5%至3.6%。因議員意見分歧,尚未進入條文討論,其中議員邱威傑提案,將年限改為1年半內課徵2.4%房屋稅,超過年限恢復3.6%課稅,有多位議員傾向朝此折衷方向修正。

由於房屋從取得建造開始即可銷售,也有議員認為,縮短建商待銷售期,新成屋加稅,反而會變相鼓勵預售屋;也有議員認為囤房稅是針對炒房而來,大戶買很多房才是囤房,炒房和房屋供給者的角色、目的不一樣,若建商有三成賣不掉,是囤房行為嗎?

北市財政局的版本為房屋起造建商一年內未售出者,房屋稅按現值1.5%課徵,一年後恢復3.6%課徵,相較現行版本3年後才恢復3.6%,期限縮短。

財政局長陳家蓁指出,市府版本將原本的三年調回一年,主因是2017年議會大會要求不定期檢視,2018年檢視時,有建商取得使照一年內有六成房屋銷售出去,2019年七成、2020年八成三,決定改回一年。

市府的修正案前年送市議會後,歷經四次討論,去年11月決議交付法規委員會審查,這個會期開始,進行審議。除了邱威傑版本,還有無黨籍議員陳建銘提出最嚴格版本,刪除起造建商的優惠期,直接課徵3.6%稅率。議員徐巧芯提案銷售期半年課徵2%房屋稅,之後回到3.6%。

陳建銘指出,全台只有台北市給建商優惠期,但2018年至2019年,台北市的空屋率不降反升,由6.4萬多戶增加到6.6萬多戶,建商不應該有待銷售的優惠稅率。

邱威傑表示,應該給足夠的壓力,讓建商降一些價來賣,否則建商的房子隨便放,等二年後再賣。他的版本不是嚴苛的高標準,而是回歸常態。

不過由於議員意見分歧,法規會昨天初步審議,認為市府的說帖內容應更充實,要求補資料,5月5日再審。

推「新台灣正名」 阿北粉專「復活」2小時
記者林麗玉/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北市長柯文哲「台灣阿北柯文哲」新粉專。圖/摘自柯文哲新粉專
台北市長柯文哲新粉專「台灣阿北-柯文哲」前天拋街道正名,短短不到4小時關閉,昨粉專再度復活,但不到2小時又下架。柯文哲在復活的粉專影片中提到「2021新台灣正名元年Day One起跑」,再被解讀討好台派。柯昨表示,他支持者有各種光譜,台派也是其中相當大區塊,他主張多元開放。

柯文哲昨出席公安督導會報受訪時說,正名可以輕鬆、自然、民生一點,他推動的新台灣正名運動是以台灣為主體性,不用覺得怪怪、彆扭,也不要刻意政治化。但會不會擔心影響雙城論壇交流,柯嘆一口氣表示,每天都有不同問題。不過柯也提到,就像議員問拆銅像,北市完全沒SOP,正名要先制度化。

柯文哲提到,北市若街道改名,依現有條例規定,需五分之一住戶提案、四分之三通過,門檻高,所以革命分階段,他心中已有藍圖。但他任內要處理全部街道正名,當然不可能,所以先建立制度,還要內部討論。

昨復活2小時又下架的「台北阿北、柯文哲」粉專提到,他們是被不當檢舉,並稱「我們的痛,川普懂。」粉專也稱他們是柯市長友人組成的團隊,成員若被說成「綠色路線」太狹隘,應是本土路線,「很土、很土色的那一種」。

柯文哲則上傳新影片「新台灣正名運動很民主,台灣不是中國,China Airlines不是中國的」,影片中提及,正名無所不在,去年中華航空載口罩、醫療用品援助他國,機身寫著China Airlines,外國人還以為是中國送來的救濟物資。

柯說,這是最民生議題,不是嚴肅政治課題,身為台灣一份子,「我不用耍嘴皮說愛台灣,要身體力行的才是重點」。

三峽擬設堆肥廚餘廠 民憂髒亂
記者王敏旭/新北報導聯合報
新北市政府打算把三峽碳中和樂園規畫成生廚餘(堆肥廚餘)處理廠,新北市多名議員擔憂,該處若成為生廚餘處理廠,會孳生臭味、蚊蟲等,且每天經過的數十輛廚餘車也可能影響環境,要求到地方開說明會溝通和釋疑。新北環保局長程大維昨天表示,目前確有此計畫,已發包但還未規畫設計,會做好相關措施避免臭味外溢,並加強與地方溝通。

新北三峽碳中和樂園原為垃圾掩埋場,如今是生態復育園區,曾復育螢火蟲、植物等,如今規畫成為生廚餘處理廠,不少周邊里民反映,包括臭味、廢水、環境整潔都令人擔心。新北去年有242公噸生廚餘,是以各區清潔隊自主堆肥、委外廠商堆肥、委外動物飼料處理等方式去化,另有熟廚餘(養豬廚餘)72公噸,採養豬去化方式。

市議員江怡臻說,若三峽碳中和樂園成為生廚餘處理廠,每天通往該處的廚餘車就有中正、安溪、礁溪、介壽、溪北等里,新北土城、樹林、三峽、鶯歌每天約3、40多噸廚餘,代表有3、40輛廚餘車經過,臭味、廢水該如何處理?

程大維指出,未來土樹三鶯生廚餘會透過高效堆肥方式,以高溫高壓透過水解,讓廚餘快速處理成堆肥,目前還未規畫廚餘車動線,但會要求車輛採密閉式,相關廚餘水要在車上收集,也會落實環境消毒。

市議員蘇泓欽表示,生廚餘處理廠是否造成附近環境髒亂、蚊蟲孳生?環保局也應該要到地方辦說明會,要盡力解釋讓地方民眾釋疑。江怡臻則說,未來廚餘車路線、廚餘量等問題,都必須公布在官網讓民眾知道。

程大維說,中央鼓勵各縣市透過高速發酵、堆肥方式處理生廚餘,環保局會加強與地方溝通,並跟當地意見領袖做了解,生廚餘處理廠還在規畫設計階段,未來相關資訊會公布在網路上。

私管穢水澆頭 這條防火巷臭烘烘
記者吳亮賢/新北報導聯合報
新北市中和區國光街112巷16弄、18弄部分住戶私接的汙水管裸露在外,屎水、廢水從天而降,造成環境惡臭。圖/議員張維倩服務處提供
新北市中和區國光街112巷16弄、18弄去年完成汙水下水道接管工程,不過部分住戶不願意自費接管,原先私接的汙水管裸露在外,屎水、廢水從天而降,不僅造成環境惡臭,還有工人被屎水當頭淋下,狀況已持續1年。

新北市議員張維倩質詢時要求相關單位盡速改善,市府表示,將找出行為人開罰,並盡速協助住戶進行改管連接。

中和區國華里長童宥翔指出,當地汙水下水道未接管前,許多樓上住戶採私接外管連到地下排水溝方式,排放家中屎水、廢水,但隨著去年5月完成汙水下水道接管後,少數2、3樓住戶並不願意自費接管,導致外管裸露在外,馬桶及生活汙水直接從天而降。

童宥翔表示,外管位於防火巷,部分住戶打開後門,就會看到滿地屎水,惡臭難聞,狀況持續1年都沒改善,還有工人施工時,直接被屎水從頭淋下,求助相關局處卻始終沒有解決。

水利局指出,該區為中和汙水下水道系統第2期工程第10標工程,由營建署代辦,去年接管完成後,1樓的違章接管已配合縮減或拆除,但2樓以上只要能支撐,未要求拆除,雖多次勸導住戶改管連接汙水下水道,仍有住戶不願配合。

水利局昨邀集環保局、營建署及里長會勘後,確認因住戶私管未改到後巷地面,無法銜接汙水下水道。

環保局表示,會儘速找出行為人依廢棄物清理法開罰,營建署已預留管線供住戶銜接,後續將由水利局、營建署及里長協助協調住戶進行改管。

國中拚口語表達 小記者報導校園
記者江婉儀/新北報導聯合報
新北市教育局與聯合報系合作開辦口語表達班課程,總計10所國中超過300位學生參與,共27名學生獲獎。記者江婉儀/攝影
新北市教育局與聯合報系合辦口語表達班課程,總計10所國中超過300位學生參與,共27名學生獲獎。課程透過模擬校園記者角色,訓練學生上台表現自我,最後由各校脫穎而出的學生,再各拍攝一支介紹學校特色的影片來角逐獎項,由瑞芳國中學生蔡和曄、張緁恩、林芯瑜獲特優,昨天頒獎。

教育局表示,口語表達課程在瑞芳、佳林、頭前、福營、海山、安溪、新泰、溪崑、正德及江翠國中等10所學校辦理,課程包含表達力、口說主題取材、口說結構內容、表達吸睛術、校園特派記者等主題,藉此訓練孩子架構邏輯思維,勇於表現自我,具備更多競爭優勢。

各校小小校園特派記者共拍攝10支校園特色介紹,瑞芳國中蔡和曄及張緁恩、林芯瑜以自然活潑方式介紹校園馬賽克文化牆、彩虹跑道等,大方表現出校園的美,更強調多元文化融合的價值。蔡和曄說,參加課程有很大幫助,除了講話比較流暢,日後學校有活動需要主持,上台就比較不會緊張。

教育局長張明文說,「校園特派記者」主題,讓學生透過上台演練和鏡頭前的實戰演練,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肢體、聲音表現方式。此外,學生在探索校園特色時也必須思考如何蒐集分析資料,使架構更有脈絡,讓主題能被清晰表述,考驗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誰殺了大個子》兇手或許可說是整個大環境
《誰殺了大個子》是真實事件改編,主軸是嘻哈界的謀殺案與警界的關係,因為它是真實事件,案情雖然涉及很廣,但跟專門安排設計給破案迷看的撲朔迷離還是有段距離,所以我不建議把重點放在等最後的真相梗。

美國國內恐怖 威脅升高
美國拜登政府最近提交國會的新報告示警說,民兵與白人至上主義者構成的威脅正在增強。美國各界原即呼籲投注更多資源以對付日益嚴重的本土極端主義問題,新報告使此事更顯急迫。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