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環評大會今天通過「大彰化西南離岸風力發電計畫」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記者吳姿賢/攝影 | | | 環保署環評大會今天審查「大彰化西南離岸風力發電計畫」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此案牽涉風機及離岸變電站基礎設計、海床防淘刷保護工面積等安全結構問題,環評委員提醒近年極端颱風加劇,「風機掉下來可能打到白海豚」,經濟部能源局說,結構安全都經過專業技師把關,「願意跳出來承擔」,全案順利通過環評大會。大彰化西南離岸風電計畫位於彰化縣線西鄉、鹿港鎮外海,風場面積126.3平方公里,最大裝置容量642.5MW,海域工程包括風機基礎、塔架及葉片組立、海域電纜等設施,預計今年第一季施工;此次環差內容包括變更風機與離岸變電站基礎設計、海床防淘刷保護工面積,並新增修正環境保護對策、環境監測、安全管理計畫。 環評委員白子易表示,此次環差變更有部分牽涉結構安全性問題,2015年蘇迪勒颱風在外海吹垮8隻風機,甚至攔腰折斷,負載安全係數值有必要審慎評估,且離岸變電站在極端地震下的承載利用率為0.94可能不足,看起來還是有點危險,「竹科隨便一個電線桿掉下來都會打到一個博士,風機如果掉下來可能打到白海豚」。 目前有其他風場案件的風機間距為700公尺,而此案風機間距為500公尺,不少委員關切能否再拉高,否則國家整體政策會有不一致性。環評委員朱信認為,此案風機間距應該要有合理範圍,不要跟其他風場差距太大;環評委員張學文說,間距若不夠寬,對鳥類、蝙蝠不利,建議可以考慮東西向拉寬、南北向減短,否則若一處風場間距寬、另一處風場間距窄,鳥類通過時亂度及變化會比較大。 開發單位指出,目前使用風機容量為8MW,相對較小,且此次環差也沒有提出改變風機間距,近期有些案例是因為改用更大風機才需要重新編排位置;至於結構安全問題,已經針對颱風極端風速、極端地震狀況做設計,並經過標檢局把關,標準比國際更嚴格。 開發單位說,環保署、能源局近期曾找業者開會討論風機間距問題,當初政策環評結論是制定8MW風機間距500公尺,不過未來可能有大型風機進入有必要重新檢討,但此案並未做任何間距變更且也使用8MW風機,符合政策環評結論;不過考量第二階段2025年併網時不一定買得到8MW風機,屆時若使用更大風機,願意重新討論間距。 閉門會議上,環評委員持續關切風機間距,環保署綜計處表示,由於此案環差並未提出變更風機間距,無法實質處理此問題,建議等到未來營運後的環境調查等相關階段再來處理。另有委員再度提到結構安全,能源局說,設計監造都有請技師簽證,竣工時標檢局也有做整套檢驗,從開發到最後都有完整審查,強調能源局「願意跳出來承擔」,全案最後順利通過環評大會。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