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大道是台中市區主要道路。記者喻文玟/攝影 | | | 台灣大道是台中市區主要道路,但鬧區路段的慢車道路面凹凸不平,影響機車族行車安全,議員昨質詢批評是「戰鬥大道」,尤其騎機車的孕婦更擔心。中市府建設局表示,慢車道底下有諸多管線須整合,因管線爆管和路樹浮根影響路平,明年會先展開地下管線梳理,孔蓋下地等措施,再把道路燙平,希望徹底改善慢車道路面問題。台灣大道從鬧區台中車站直達海線地區,每天上、下班時段車水馬龍,議員朱元宏、陳清龍昨質詢說,台灣大道慢車道是機車族的「戰鬥大道」,因為路面不平,尤其孔蓋過多,機車行駛時,顛簸又危險。不少年輕女性懷孕初期騎機車經過,震動到會擔心影響胎氣。 記者詢問上班族騎士,不少人點頭如搗蒜。有騎士說,台灣大道五權路到民權路段最危險,「騎車像騎馬」,若車速稍快,遇到孔蓋或柏油路面不平,機車反震強度大,不易操控很危險。 也有關心交通的網友說,騎機車上台灣大道慢車道,就像騎越野車,曾反映公車專用道科博館站東行方向的道路很爛,但1999回覆的結果是「道路還足堪使用」。 建設局長陳大田說,台灣大道慢車道從中港交流道往東海大學路段,2018年已重鋪過,往台中車站方向路段,雙向慢車道長度約8.6公里,列為明年上半年道路燙平重點,台灣大道從民權路到五權路口路段,今年底配合寬頻管線改善,路平先施作;從光明陸橋至五權路,力拚明年6月底前完成。 陳大田表示,鋪路不難,但地下許多管線需整合、梳理,過去老舊自來水管常爆裂,搶修就會挖來挖去,必須通盤處理和讓孔蓋下地,且人行道上黑板樹的樹根也要一併解決,再重新道路燙平。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