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蔥媽媽電商創辦人林宣蓁。記者簡慧珍/攝影 | | | 想找一份兼顧家庭和事業的工作,林宣蓁投出1000封履歷都沒回音,只好變賣嫁妝首飾創業,設立蔥媽媽生活玩家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堅定走電商的路」。大方送試用品、試吃品,團購客戶「呷好倒相報」如滾雪球增加,創業10年,公司年營業額已經挑戰億元。林宣蓁原是大飯店千金,無奈921強震震倒飯店,她從富二代變成打工族。婚後孩子相繼出世,經濟更是捉襟見肘,林宣蓁想找絕不加班的差事,求職信像石沉大海。最後在丈夫支持下,賣金飾加上向南投紫南宮等多位土地公借發財金,合計20萬800元,開始創業做網路團購。 蔥媽媽的主力產品是冷凍食品,「我的產品不追求美味,強調吃得安心和健康。」林宣蓁說,她與代工食品廠合作研發,試做至少1千次,半年至一年推出一款新產品,製造過程拍成影片,公開重要製程放在蔥媽媽電商平台播放,贏得消費者信賴。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行各業,電商主攻宅配,業績逆勢成長,但很多顧客抱怨「冷凍食品煮起來不好吃」。林宣蓁了解發現,原來年輕客群廚藝生疏,料理方式不對。為此,公司3個月前開直播,教顧客煮熟水餃等冷凍食品,又比照美食節目奧利佛輕鬆煮,示範半小時內煮一餐輕食。 林宣蓁表示,孩子上幼稚園,常因吃色素零食使得舌頭變紅、變綠,激發她製作健康零食的強烈動機。用了3年才製造出台灣水果的天然果乾,做到蔥媽媽食品都是她的孩子可以放心吃,「聰(蔥)明」消費者可以安心食用。 林宣蓁:堅持品質才能長久記者簡慧珍/彰化報導 「想一想:自己有什麼能力?多少資源?」蔥媽媽電商創辦人林宣蓁以自身經驗,建議有心創業者不要跟風和模仿,一定要走自己的路;雖然創業過程像「打怪」,辛苦是必然,但堅持合法合規,維持產品品質,事業才可能變大、長久。 2014年獲得微型創業楷模的林宣蓁表示,從事電商的初期,她一度無貨可賣,宅配公司總經理問:「妳擅長什麼?」她想起娘家的飯店,就回答:「我吃得出各式料理的好壞。」蔥媽媽電商就從推銷食品起步。 她創業申設公司,體悟電商平台不受地域限制,將是未來商業經營的主流,重心因此放在網路團購。 創業到現在,林宣蓁經歷被控販售無授權產品、原料斷貨、租店面兩年卻門前修路一年半、公司個資外流、找不到員工等挫折;「沒路走,想辦法走別條路;客人不來,去找出客人。」林宣蓁認為,不同時期要做出不同抉擇,最重要的是讓消費者看見品牌價值,奠定公司永續的根基。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