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5日 星期一

淡水河岸廢棄物堆積18萬公升 暴雨易沖刷變海廢


閱讀讓生活永遠不無聊。【大田編輯病】與喜歡閱讀的朋友結好緣,一同激盪出不同靈感,做出更多好書。 以英文角度感受臺北的魅力,【TAIPEI英文季刊電子報】給你流行話題、美食景點不同主題的精彩報導。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10/06 第497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udn.com聯合新聞網
大台北要聞 淡水河岸廢棄物堆積18萬公升 暴雨易沖刷變海廢
台北市焦點 第6代國慶嗡嗡包限量3450份 明後天線上登記
緊鄰清潔隊及公墓遺址/景豐社宅動工 里長憂入住意願
北市大貨車違規上路 年逾6千件
私房秘境/指南宮千階步道 古木參天
新北市焦點 新北6處都更拉皮 2處待整合
私房秘境/深坑炮子崙 望101大樓、賞瀑布
 
淡水河岸廢棄物堆積18萬公升 暴雨易沖刷變海廢
記者吳姿賢、王敏旭、邱瑞杰/連線聯合報
淡水河曾被國際組織列為全球最髒河川第16名,環團昨首次公布淡水河流域廢棄物調查成果,242公里河岸累積18萬1825公升廢棄物,多數在關渡、蘆洲、汐止河段;如以雙北市通用的14公升垃圾袋計算,可裝滿1萬2988袋,河川廢棄物易受暴雨大水沖刷進入海洋,最終成為海洋廢棄物。 荒野保護協會完成淡水河流域調查,發現垃圾以塑膠袋、塑膠瓶罐及免洗餐具為主,與 ......
第6代國慶嗡嗡包限量3450份 明後天線上登記
記者林麗玉/台北報導聯合報
迎接雙十國慶,台北市府第6代嗡嗡包昨亮相,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因疫情影響,明、後兩天先線上登記國慶嗡嗡包,限量3450份,民眾預約成功後,國慶當日再憑身分證及電子郵件通知本人現場領取。國慶當天上午7時在市府廣場有升旗典禮,歡迎市民同歡。 北市府表示,為照顧中高齡長者需求,今年也規畫敬老名額450份,只要是今年滿65歲以上民眾(民國44年12 ......
緊鄰清潔隊及公墓遺址/景豐社宅動工 里長憂入住意願
記者胡瑞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景豐社會住宅新建工程」昨日動土,預計2023年6月3日完工。文山區景豐社宅基地西側緊貼文山區清潔隊、東側為興福庄建塚紀念碑(十五份公墓遺址),有里長擔憂,未來住民入住開窗望向遠方,恐聞陣陣垃圾惡臭味,影響民眾的申請意願。 景豐社宅將打造為一棟地上14層、地下2層住商混合大樓。1、2樓將進駐店鋪、社區圖書館、公共托育家園及公共服務空間,3 ......
北市大貨車違規上路 年逾6千件
記者林麗玉、胡瑞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北市過去發生多起砂石車輾斃行人、自行車騎士不幸事件。台北市議員耿葳調閱資料發現,台北市自2014年至今,大貨車無通行證違規上路,一年攔檢違規最高達6000多件,甚至自2014年以來,大貨車肇事案件高達6997件,共造成12人死亡、758人輕重傷,大貨車管制、通行證制度形同虛設。 北市警察局長陳嘉昌表示,大貨車有視線死角,導致若發生車禍死傷嚴重。對 ......
私房秘境/指南宮千階步道 古木參天
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聯合報
疫情期間出不了國門,許多人改搭「偽出國」小旅程風潮,北市文山區一條通往指南宮的千階竹柏參道,有著日本昭和年間留下的石燈籠、石獅等,還有已成參天古木的竹柏夾道,樹型美,更散發著濃濃的日式風情,彷彿秒置身國外美景,可說是登山健行、參拜禮佛及拍照打卡最佳路徑。 要前往指南宮參拜,可走兩條路徑,現今最多人走的柏油公路,其實是後來才鋪設 ......
新北6處都更拉皮 2處待整合
記者王敏旭/新北報導聯合報
新北都更三箭,其中第二箭「主幹道沿線都更,讓城市風貌改變」,在林家花園及府中郵局周邊地區,進行招牌整頓、外牆修繕及美化等工程,9月下旬陸續動工,預計年底前完成,盼打造府中美學示範基地;市府目前共選擇6處做示範標的,全由市府負擔費用,但還有2處需整合,仍持續溝通。 新北都更處總工程司李擇仁表示,除了林家花園和府中郵局周邊年底完工,板 ......
私房秘境/深坑炮子崙 望101大樓、賞瀑布
記者江婉儀/新北報導聯合報
提到新北深坑就想到老街跟豆腐等美食,其實也可到附近的炮子崙步道走走,享受芬多精,步道全長約1.3公里,僅花10多分鐘就可走完,還可眺望國道3號、101大樓等景致,步道附近不遠處就是炮子崙瀑布,不妨在假日安排慢遊深坑山區。 炮子崙步道是當地人常走的古道,早期此處的山坡上種滿柚子,故又稱「炮仔崙」,步道起點位於阿柔里炮子崙20號,連接木柵清 ......
新創企業點亮5G 讓世界看見台灣
工業局、台灣大哥大、MOMOTV及新創公司「光陣三維」合力打造的「5G球場」,球迷還能多角度重播投打對決瞬間、在VR遊戲中與球星對決。待5G環境成熟,這些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的新奇體驗,將走入尋常百姓家。

高需求寶寶的7項判斷指標 你家寶貝中了幾項?
「高需求寶寶」不是一個醫學名詞或診斷,主要是用來描述孩子特質的名詞,受到天生氣質及環境的因素,這類型寶寶共同特徵為易哭鬧、極需她人安撫等。想要了解家中的孩子是否為高需求寶寶,可透過7項指標檢視看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