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3日 星期四

健康频道: 远离它们 癌症其实可以预防

健康频道
健康频道 
远离它们 癌症其实可以预防
May 23rd 2019, 00:00, by 人民网

人到中年,时常听到这样令人痛心的消息,谁谁得了什么癌,没多久就走了。越来越多人开始谈癌色变,癌症似乎成了死亡的代名词。癌症真有那么可怕,难道没有办法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吗?

前不久,《柳叶刀》环球健康子刊就抛出了一个重磅结论——中国每年大约有100万人因为完全可以避免的癌症而死亡,这个数据占中国癌症患者总死亡数据的45%左右。在其刊发的相关研究中,也首次出现了针对中国各省可避免致癌的因素分析。

饮食和行为因素致癌率高

在上述报道中,《柳叶刀》提及的避免癌症致死的因素有五大类:行为因素(吸烟、二手烟、饮酒)、饮食因素(水果、蔬菜摄入量低、食用红肉及加工肉类过多)、代谢因素(糖尿病、肥胖)、环境因素(PM2.5、紫外线)和感染因素(乙肝、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上面所说大多为主动因素,有些属于被动因素,尽管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但在全国各地,其影响力不同,影响相对较大的是饮食和行为因素。"21日,河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副主任高启龙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俗话说"病从口入",超过50%的癌症与饮食有关,而不健康生活方式增加的患癌风险也在逐年升高。

高启龙表示,行为、饮食以及感染因素易被人们忽视。具体来讲,行为因素中:二手烟是危害妇女和儿童的隐形健康杀手,却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二手烟每年导致10万人死亡,其中很多是儿童。二手烟是明确致癌物,中国是全世界二手烟问题最严重的国家。研究表明,如果老公吸烟,老婆得肺癌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200%以上。此外,体育锻炼不足也会增加患癌的风险。运动防癌一直都是经久不衰的话题,运动可以减少26种癌症的发病风险。总体来讲,积极锻炼会把癌症风险降低约7%。

其次是饮食因素:红肉是我国居民消费量最大的肉类。我国肉类消费量总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食用红肉及加工肉类过多,对慢性疾病有不良影响,例如Ⅱ型糖尿病、冠心病、增加肥胖风险以及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再就是感染因素:我国由于感染导致的癌症比例高于发达国家,以肝炎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和幽门螺旋杆菌导致的癌症为主。"这些病毒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可以通过接种疫苗和积极治疗加以控制,从而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高启龙说。

对此,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张晓东表示,这些因素都挺重要的,以个体来讲,影响每个人的因素可能有所不同,但吸烟和饮酒肯定是第一位的。

致癌因素缘何男女有别

在上述报道中,男性的可避免率达到51.2%,女性仅为34.9%。总的来说,男人比女人"作死"程度更高。这又是为什么?

高启龙表示,男性在各类患癌因素中的比例几乎都高于女性,而在行为因素的数据中,男性更是远远高于女性,尤其是中老年男性。"男性最大的可避免患癌因素就是吸烟。吸烟和肺癌的关系非常明确,90%的肺癌都和吸烟有关。如果没有香烟,肺癌则会是一种罕见的癌症。"高启龙强调。

排在吸烟之后的是水果摄入量低和感染因素。水果摄入过少,不仅会增加患癌的风险,甚至会影响寿命。我国因水果摄入不足造成期望寿命损失为1.73岁。25岁以上(包括25岁)人群的总死因中,约15%是由于水果摄入不足导致的,归因死亡数为134.84万。与水果相关的全死因归因分值仅次于高血压和吸烟,位列第三。大多数人水果的日常摄取量,远低于每天200—350克的推荐标准,只有40.7克。

"在喝酒和体重超重方面,女性明显优于男性。因为大多女性不饮酒或饮酒量较少,并且比较注意保持苗条身材,所以由这些因素导致的癌症中,男性的发病率的确高出女性很多。"高启龙说。

确实,张晓东也认为,癌症是由各种缓慢损伤积累造成的,男性个体本身数量就比女性多,而自身基因又没有女性强大。再加上本身又吸又喝又应酬,这种损伤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在文中,我们看到这些因素中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尤其是上海,同为发达地区,"作死"程度却明显低于北京、广东等。对此,高启龙解释,存在这种差异主要与生活方式有关。沪浙地区的饮食普遍较为清淡,水果蔬菜摄入量相对较高,嗜好烟酒的人数及摄入量等总体低于北方地区。基于以上这几个原因,上海成为了全国癌症死亡可避免率最低的城市,甚至低于同为发达地区的北京和广东。上海市疾控中心2014年的监测数据显示,该市癌症发病没有明显的年轻化,目前上海70岁以上的发病者占到45%,50—69岁的占到42%以上,50岁以下占13%。

大多数癌症可防患于未然

"其实,大多数癌症是可以通过主动行为来预防的。"高启龙说,如吸烟这种行为就可能直接导致至少14种癌症,这些癌症可以通过戒烟来避免。

另外,高启龙介绍,人们还可以通过做这些事来预防癌症:首先,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如多吃水果蔬菜,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水果与蔬菜不能相互替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餐餐有蔬菜,推荐每天摄入蔬菜300—500克,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推荐每天摄入200—350克的新鲜水果。来自于水果蔬菜的营养成分,除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还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这些都有助于预防癌症;降低红肉及加工肉类摄入量。

再就是低盐低脂低糖,摄入过量的脂肪和糖均会导致肥胖,而肥胖也是确切的致癌因素。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发布中国肥胖指数显示,我国3亿人超重。未来肥胖人数或将超过吸烟人数,成为第一大致癌因素。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了他们针对癌症和体重研究的最新结果,新确认了8种与肥胖相关的癌症。癌症类型包括︰胃癌、肝脏癌、胆囊癌、胰腺癌、卵巢癌、甲状腺癌、多发性骨髓瘤及脑膜瘤癌。肥胖症患者多偏好高热量、高动物脂肪食物,膳食纤维、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不足,加上运动太少,很容易引发便秘。在临床统计中发现,受肥胖影响,部分最常见癌症的发病时间比以往提前了20年。

其次,坚持锻炼、控制体重。此外,还有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熬夜,避免久坐等。高启龙解释说,人们在晚上工作时,体内褪黑激素缺乏,使氧化DNA损伤的修复能力降低,这样一来,DNA的损伤不能够被修复,而一旦这些损伤发生积累,就增加了患癌症的风险。

"再就是良好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对肿瘤及其他疾病不仅有预防作用,并能提高免疫力,促进疾病的好转。"高启龙说,重视情绪管理,胜用任何抗癌食物。现有研究证实,笑能提高免疫力、改善代谢、预防癌症。(记者 付丽丽)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